光年FX:金融分析师、财经媒体人、业余研究交易技术分析。掌握一手最新前沿科技资讯,向您分享最深度的行业洞见。以下内容来自Just2Trade捷仕。
【资料图】
即使你仔细研究了企业的财务报表,也难保会买到“李鬼”式的企业,他们欺骗你的主要手法就是“造假账”。
在草木皆兵的中国股市,林园建议,投资者在选公司时,最好选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名企业。
这些公司都是国营大企业,人们生活中可以接触得到,它们主营业务突出,现金流充沛,每天都在为投资者赚钱,它们的领导人没有必要去造假,造假的机会风险与企业的破产风险比要高得多。
林园喜欢选那些每年都能赚钱,而且账上有大量现金的公司,因为这些“腰间硬朗”的公司没有必要造假账,相反,它们的现金流还能够让投资者有意外惊。
台湾大学刘顺仁教授出版的《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是林园常常推荐给股民朋友的、专门解读企业财务报表的图书。
书中用讲故事的手法,利用非技术性的语言、生动活泼的例子,褪去财务报表报难懂的外衣,即使没有任何财务背景的普通股民也能轻松读懂企业财务报表背后的含义。
其中专门提出“避开财务报表陷阱的九大贴士”,是识别假账的九大法宝。
1.注意股价“利多下跌”的警讯
所谓“利多下跌”,是指在有利润增加的消息的情况下,股价却并没有上涨,反而出现与趋势相反的滑落。
这其中很有可能是公司本身隐藏某些隐蔽的问题。投资人应特别注意股价下跌背后所隐藏的负面消息,以避免地雷股爆发所造成的巨额亏损。
2.注意公司董监事等内部人大举抛售股票的警讯
董监事是公司重要的决策者,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最为清楚,所以他们对公司的持股比率常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当这些内部人开始大量抛售持股时,说明他们可能认为股价已经超过公司该有的价值。
3.注意董监事或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的警讯
大股东或董监事等内部人常滥用决策权,利用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占公司资金作为非营业之用。内部人用公司的名义筹资,资金成本及其他财务风险却由公司承担,这种情况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深远,必然会损害一般投资大众的权益。
纵观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公司资金占用的情况相当严重,为促进信息透明,达成公平交易,有的证券交易所特别将各公司资金占用状况列于上市公司“诚信记录”中,以便投资人查询。
4.注意公司更换会计事务所的警讯
会计师的工作是依据查核后的结果,对公司财务报表出具意见。会计师如果认为财务报表恰当表达公司状况,会出具无保留意见;
反之,会依情节轻重出具修正式无保留、保留或否定意见;若会计师因故无法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查核,则会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通常,会计师在签发意见之前必须与公司管理层沟通,当管理层不同意会计师的看法时,就可能做出更换会计师的动作。
另外,公司出现舞弊嫌疑时,会计师为求自保,也可能拒绝查核,造成公司被动更换会计师。
如果一个公司在亏损年度频频更换会计师,甚至会计师事务所,可视为财报作假的警讯之一。有关公司更换会计师的说明,可于各大财经报刊杂志或证交所网站内公司重大讯息处察看。
5.注意公司频繁更换高层经理人或敏感职位干部的警讯
高层经理人是公司的重要资产,学术研究显示,公司频繁更换高层经理人隐含着负面信息。除更换高层经理人外,更换相关敏感职位也是一个警讯。
这类敏感性职位,比如董事长秘书等,是最能了解公司实际状况的关键人物,如果是被迫换人,或许隐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问题,投资人应详加查证。
关于经理人的更换,投资者可于报刊杂志或证交所网站中查询。
6.注意集团企业内复杂的相互担保借款、质押等行为的警讯
集团企业是指若干法律上独立的企业,因为某些特殊关系而结合的企业体,而特殊关系包含彼此持股,或是多家企业的董监事为同一人等。
虽然集团间的各企业拥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但就企业经营上,经营者往往将集团视为一个整体,追求整体性的利益,因此可能会牺牲集团中部分企业的利益,以成就其他企业的利益。
较常见的手法包括集团间企业相互担保以达成借款的目的,或是彼此销货以求美化报表等。
如果频繁地质押、借款,投资人应能看出公司对于资金的取得存在极大的压力,只能以频繁质押所持股权以维持其对资金的获取。
7.注意损益项目中非营业利润百分比大幅上升的警讯
损益的组成项目众多,比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营业外收支等等,由于管理阶层可以通过会计政策的变更来操纵损益的认列。
因此投资人在检视损益项目时,不应仅看最终结果的“营业净利”,还需注意其损益内容。而当损益有重大变动时,投资人也应了解变动的原因,若其中多源自于管理阶层可控制的项目,这就是财务报表带给投资人的警讯之一。
如果投资者只考虑利润总额数,而忽视了其利润总额的构成,就无法取得财务报表本身提供的警讯。
投资人可以通过分析该公司净利组成项目,或是通过该公司突如其来会计政策的改变,了解其损益暴增暴跌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
8.注意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异常变动的警讯
当一家公司有舞弊的倾向时,通常不会仅针对一个财务报表科目进行,而是同时操纵多个科目,所以当投资人发现一家公司财务报表上多个科目呈现较异常的走势时,就应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财务报表造假大多会在三个科目体现,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及固定资产。
9.注意具有批判能力的新闻媒体对问题公司质疑的警讯
新闻媒体较一般股民具有专业知识,比较容易察觉公司舞弊的状况,许多弊案爆发前已有媒体提出批判报道,即使是美国的安然案也是如此。
因此,当具有批判能力的媒体报道相关质疑时,投资人应详加参考。
标签: